1.巡回審判.jpg

為發揮基層法庭品牌力量,探索“人和雉水”解紛驛站新模式,創新為民紓困解難新途徑,自2022年8月29日起,長江法庭的審判人員將走進五個社區、一個廣場,以“人和雉水”流動解紛驛站的形式,開展為期六天的“情涌大江”巡回審判周活動。

8月29日,第一天,長江法庭將“人和雉水”流動解紛驛站搬進了二案社區調解室,在這里訴前調解一起祖孫財產分割糾紛并與社區調解員交流民事糾紛調解心得。

進社區,破解財產分割僵局

“人和雉水”解紛驛站是開發區法庭根據今年如皋法院“天平向黨 雉水人和”黨建服務品牌創建和直屬機關黨委“紅色黨旗雉水人和 金色天平解紛e路”書記項目兩個方案要求創建的矛盾糾紛訴源治理新陣地,8月1日首先在東陳鎮湯灣村揭牌。考慮到解紛驛站的設立需要相應的基礎設施,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將“人和雉水”解紛驛站設立到每個社區,長江法庭創造性地設立“人和雉水”流動解紛驛站,“解紛根據需求動,驛站隨著法官走”,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本次“情涌大江”巡回審判周,就是長江法庭“人和雉水”流動解紛驛站根據案件需求走進社區,集中化解民事糾紛的一次嘗試。

長江鎮二案社區王老爹的兒子王飛(化名)于兩年前過世。王飛生前與前妻離婚時,將一農村自建房贈給了兒子王軍(化名)。后王飛再婚,婚后又生一子王磊(化名),現年七歲。王老爹認為,王飛贈與的自建房是拆除自己的一間半房屋后建造的,建造的土地是自己的宅基地,其應當享有份額。王磊作為王飛的繼承人,現較年幼,為保護未成年人權益,該房屋其亦應當享有份額。故王老爹與王磊二人一紙訴狀將王軍告上法庭,要求判決房屋歸其二人所有。

考慮到本案涉及老人和兒童合法權益的保護問題,為了找準矛盾癥結,切實化解紛爭,流動驛站來到了長江鎮二案社區。長江法庭庭長吳亞紅聯合社區三名調解員,對這起爺孫間的“財產分割戰”進行訴前調解。經過一上午的勸解疏導,多方集思廣益,本案形成了初步調解思路,被告方對此表示認可。下一步,將圍繞雙方的訴求差異,與原告進一步溝通,為案件的徹底化解奠定基礎。

“場常講”,交流糾紛調處心得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看似小事,但如何讓雙方冰釋前嫌,時常讓人頭疼。案件調解結束后,法官助理郝玲麗與社區三名調解員開展“人和雉水”“場常講”基層法治互動活動。所謂“場常講”,就是“現場講、經常講、對面講、相互講”。法官或者法官助理利用“人和雉水”流動解紛驛站到社區、進網格開庭、調解、調查的機會,與社區居民、網格員、調解員進行互動,就基層群眾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釋疑解惑,著力培育尊法守法辦事、妥善化解糾紛、弘揚善良風俗的自覺性、認同感。首期“場常講”基層法治互動活動,郝玲麗認真聽取3名人民調解員積累的調解經驗和做法,介紹了婚姻家庭中常用的法律法規,雙方均感覺受益匪淺。

如皋法院分管民事審判的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周云表示:“基層法庭作為聯結黨和人民的橋梁和紐帶,應當避免固守坐堂辦案的慣性思維,要走出法庭,深入社區網格,主動融入鄉村社會治理。‘人和雉水’流動解紛驛站以黨員為主體,順應人民群眾需求,靈活處置民事糾紛,弘揚優良社會風尚,真正實現‘黨務’與‘審務’的深度融合,是傳承‘楓橋經驗’、糾紛訴源治理、服務鄉村振興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