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20929124727.jpg

微信圖片_20220929124655.jpg

微信圖片_20220929124718.jpg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少年法庭工作事關家國未來。近年來,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法院堅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則,積極探索開展芳心“未”愛“521”工作法。在懲治、保護、預防、幫教上持續發力,不斷推進未成年人全面、綜合、雙向司法保護,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制度護航  織密保護未成年人法網

良法是善治的基礎。宿城法院注重發揮審判職能充分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探索完善既體現對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理念、又符合民事立法精神及程序原則的未成年人民事審判模式,積極構建“報告通報+學校參與+案例引導+家教指導+全面聯動”的少年審判新格局。今年3月,宿城法院還聯合公安、婦聯制定出臺《關于在宿城區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聯動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提出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聯動工作機制,切實保障受害人特別是婦女、未成年人及老年人合法權益。

同時,該院還在區婦聯、區關工委、區團委、區教體局等部門,選任人民陪審員,參加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審理,并與家事審判改革共享心理咨詢、心理輔導資源,為未成年人提供特色化、人性化服務。

有效監督  糾正“甩手家長”依法帶娃

“孩子走上這樣的道路,我們也很慚愧、內疚,之前對他們的關注的確太少了。”看著法院發來的“親職教育”決定書,張媽媽愧疚不已。前不久,宿城法院向一起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中3名未成年人被告的家庭發出“親職教育”決定書,責令3個孩子的父母接受家庭教育輔導,學習“怎么當好爹媽”,張媽媽便是其中一個未成年人被告的母親。

“親職教育”是指導和幫助健全未成年人監護監督體系的有效路徑,也是宿城法院創新普法形式、凝聚保護未成年人廣泛社會共識的有效實踐。2022年,宿城法院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12份,開展“家長課堂”4次。與此同時,聯合區婦聯、教育局等部門,在法院機關和3個基層法庭分別成立集“家庭教育指導、糾紛化解、心理修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家庭教育指導聯動服務中心、工作站,定期開展聯合救助、心理輔導等幫教活動,促進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多元共治。

“‘親職

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提升父母教養子女的技巧與能力,更在于督促父母切實履行其監護教育職責。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和幫助是健全未成年人監護監督體系的有效路徑。未成年人對家庭有很強的依賴性,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強化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教育能力和責任意識,能夠填補監護監督體系空缺。”民一庭庭長毛曉梅說。

凝聚合力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校園欺凌有多種表現形式,可能是言語攻擊,肢體攻擊、財物侵害或者社交排擠,起侮辱性綽號,給他人造成了精神痛苦,也屬于欺凌行為……”日前,來自全區的90名青少年走進宿城法院聆聽了一堂“抵制校園欺凌,法護少年的你”法治課。

未成年人保護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圍繞“預防為主”的工作思路,宿城法院將工作重點向前延伸,針對學生、家長、老師三類重點群體,開展法制宣傳進校園、進社區以及法院開放日活動,深入宣傳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識,增強學生、家長、老師法治理念,讓“法治”在孩子生活、學習中生根發芽。與此同時,把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充分發揮法院自身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注重未成年人的參與性、體驗性,增強法治教育的直觀性、生動性。2021年以來,宿城法院在轄區中小學、職業技術學校以及各鎮(街道)、社區等開展相關活動30余次,向中小學生贈送自編的《“未”愛而來 以法護航》等書籍1000余冊,覆蓋人群超過2萬人次。

“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但是普法教育對象要從學生擴大至家長、老師、學校。”宿城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鄭小苗介紹,宿城法院將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宣傳,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有效銜接,形成家庭、學校、社會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合力,努力構建未成年人綜合“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