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c6204595ec546683cfc4b01c687730_副本.jpg

DSC00262_副本.jpg

宗族祠堂開講法治“公開課”

“一大早祠堂門口怎么這么多人?”

“聽說有法官到村里戲臺上開庭呢!”

“走,我們去看看!”

4月12日上午,40余名村干部、網格員、村民代表及代表委員齊聚在辛豐鎮龍山村朱氏宗祠旁河達劇場,共同觀摩丹徒法院辛豐法庭就一起“小麥換面”案件開展的巡回審判活動。

“小麥換面”是農村老一輩的糧食置換習慣,彼此之間的信任和情誼讓這種方式一直沿用,但有時也會產生矛盾糾紛。

為達到以案釋法、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時方便雙方當事人參與訴訟,承辦法官在征求當事人意見后,選擇將法庭搬至富有傳統文化底蘊的龍山村朱氏宗祠邊。

庭前,法院干警早早來到現場布置,將國徽高高懸于正后方,幾張舊桌椅三面擺放,紅色橫幅掛至戲臺中央,簡易而不失莊嚴的巡回法庭就這樣搭成了。

伴隨著法槌的起落,法官宣布正式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庭審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原告稱,在被告經營面店生意期間,自己時常會將麥子存放在面店,以便不定期從被告處換取成品面條。被告的面店歇業時,自己尚有1064.5斤麥子存于被告處,但被告未予返還,現要求被告返還麥子或折價賠償。

被告則辯稱,認可面店歇業時原告尚余1064.5斤麥子,但原告曾拒絕將相應的面粉取走,自己無奈自行處置。此外,原告在面店存放麥子十余年,應當支付相應的保管費,可以與其損失相折抵。

庭審中,承辦法官充分聽取了雙方當事人陳述及答辯意見,并針對兩方爭議焦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了相關法律規定,闡釋了誠實守信、和諧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后續,法官將通過調判結合方式處理該案,確保糾紛妥善化解。

庭后,兩級法院法官與代表委員、村民代表在朱氏宗祠前圍坐交談,大家暢所欲言,交流了旁聽庭審的感受和對法院工作的想法建議。

“這樣的巡回法庭,能讓大家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我們很歡迎,希望法院多送法下鄉。”村民代表朱仁金對法官的控庭、說理能力以及法院通過巡回審判方式進行宣傳教育表示肯定,希望法院能夠開展更多形式的普法活動,將更多法律知識送到老百姓身邊。

市人大代表、辛豐鎮人大主席江鎮祥表示,今天在宗祠邊開展巡回審判活動很有意義,不僅讓大家受到了宗祠文化的熏陶,還進一步了解了審判工作,提升了法治觀念。希望今后能以辛豐法庭“人大代表聯絡工作室”為紐帶,更多參與到法院審判活動和調解工作中,更好收集民意、反饋建議,同時以“群眾身邊人”身份,與法官一起釋法說理、化解矛盾,爭取定分止爭、案結事了。

鎮江中院劉宇玥副院長對代表委員和村民們的到來表示感謝,她指出,法院工作離不開人民群眾,兩級法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創新普法形式、優化流程細節,不斷提供更優質的司法產品,充分滿足群眾的司法需求。同時,法院也將在烹制法治“佳肴”的同時,細致展現制作全過程,確保群眾在參與過程中聽得清楚、看得明白,讓公平正義更加可觸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