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賠償數額高、雙方爭議大等因素,導致交通事故執行案件賠償難以到位,成了“老大難”問題。今年來,如皋法院因案施策,多措并舉推動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高效化解。數據顯示,1—4月,如皋法院受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85件,執行和解10件,執結33件,實際執結率達38.82%。

以懲促執——倒逼主動履行

“法官,我不想待拘留所了!”近日,一起交通事故糾紛的被執行人吳女士,在被拘留5天后,主動聯系執行法官,要求立即履行義務。至此,年逾古稀的申請人何老太終于拿到期盼已久的賠償款。和吳女士一樣,另一起交通事故糾紛的被執行人王先生也在涉嫌“拒執罪”的強大威懾力下,主動履行了賠償款。

“有些交通事故案件不同于其他糾紛,被執行人往往帶著很大的情緒,他們可能既是事件的致害人,又是受害人,還有些發生在鄉村道路上,無監控錄像作為證據,有的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存疑,并以此為由不愿按判決書進行賠償。”談及交通事故糾紛執行難的原因,執行局局長常雪萍介紹說。

對此,針對部分被執行人在案件調解后耍賴規避執行、故意拖延、拒不配合的惡劣行為,如皋法院不斷加大打擊懲治力度,充分運用拘傳、拘留、罰款、追究拒執罪等強制手段督促被執行人履行義務,形成“越往后打擊越嚴,倒逼當事人自動履行”的局面。據統計,今年1-3月份,如皋法院共計對29人采取司法拘留強制措施,其中涉交通事故責任糾紛9人,結案4件。

善意文明——古稀老太解了心頭事

“錢要回來了,堵在我心里的大石頭拿掉了。”古稀老太向執行干警豎起了大拇指。這是一起典型的“執行不能”交通事故積案,但通過執行和解與司法救助的雙管齊下,該起糾紛成功化解。這也是如皋法院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的一個縮影。

辦理交通事故糾紛頗有經驗的執行干警郝文科表示,目前相當一部分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執行案件呈現出了“高、缺、老”的特點:即“賠償數額高”“車輛未投保”“被執行人年齡大”,這導致執行工作陷入被動。

為了打破這一僵局,如皋法院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針對有意愿履行的被執行人或者正在服刑的被執行人,對其本人及家屬加強教育疏導工作,引導其分期履行賠償義務,促成雙方執行和解。與此同時,完善司法救助基金制度,提高司法救助基金標準,擴大執行救助規模,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認同感。

凝聚合力——助力攻堅“骨頭案”

執行過程中,仍有小部分人以各種方式逃避執行甚至拒絕執行,從各個環節給執行工作增加了難度。這時,執行懸賞機制發揮了它的突出優勢,有效動員社會力量“查人找物”。“當我們窮盡手段,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曝光機制、懸賞機制給辦案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也促使一些‘骨頭案’畫上圓滿的句號。”常雪萍局長表示,“當我們得到有用線索后立即出擊及時控制住被執行人,找到人,案件便有了辦結的希望。”

涉及90后被執行人陳某的便是這樣一起典型案件。2016年,陳某撞人致死后便遠走他鄉,不再露面。2023年3月初迎來轉機,舉報人打來的電話稱看到懸賞公告后,發現了被執行人陳某下落。于是,執行法官迅速將陳某拘傳到法院。經過多個小時的組織協商,雙方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陳某親屬當天一次性代為履行27萬元,該案順利執結。

不僅如此,發揮綜合治理大格局優勢成為另一重要抓手。“發現被執行人黃某名下車輛”“發現被執行人高某行程軌跡”——這是如皋法院近日來陸續收到的公安機關回復。據統計,2023年以來,執行局共計向公安機關發出協助查詢函90份,收到回函26份,助力解決“查人找物”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