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陽光下鮮艷的花朵,令人惋惜的是有些花朵尚未開放便因種種原因日漸憔悴,如何讓這些微醺"病態"的花朵重新綻放生機,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少年案件綜合審判庭的法官們亮出了法律引導和心理輔導組合拳,知心姐姐和嚴肅法官的雙重身份成為了少審法官們甜蜜的負擔。

 

鏡頭一

 

上午930時,少審庭副庭長李鴻梅再一次對著鏡子整了整紅艷艷的法徽,深深吸了一口氣。今天的會見,對長期從事少審工作、經驗豐富的她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因為在今天這個場合,她不僅僅是一名法官,同時也是一位心理輔導員,能不能順利打開未成年被告人的心扉,讓她的心跳得比平??炝藥着摹?/span>

 

剛滿17周歲的小飛,父母離異,長期跟著年老體弱的奶奶生活,得不到家庭溫暖的他小小年紀混跡社會,通宵上網、打架滋事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在一次斗毆中,他手持板磚將對手砸成了輕傷。

 

李鴻梅輕輕坐在了小飛的對面,小飛雖低著頭,但依稀可見面容清秀。"上個星期,我們到你家附近走訪了,鄰居都說你很孝敬奶奶,你的本質并不壞……"輕柔的語調,溫和的態度,小飛面無表情的臉開始解凍,半個小時后,"我知道錯了,我還有機會改嗎?"

 

成功的心理干預給了少審法官們極大的信心,在此后的一個月里,少年庭陸續對十余起涉少案件實施了心理干預。并根據成功經驗迅速出臺《完善未成人刑事案件心理咨詢制度》,根據未成年人的認識特點、情感特點、動機特點和個性特點,逐步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心理流程和工作方法。

 

鏡頭二

 

晚上8時,少年庭辦公室燈火通明,三名法官、兩名法官助理、一名書記員都在挑燈夜讀心理咨詢教程,此起彼伏的翻書聲回蕩在寂靜的夜色中,間隙中輕聲的學習討論宛如一首小夜曲,首批取得心理咨詢師資格的李鴻梅和法官助理譚燕負擔起傳道解惑的重任。

 

"我們首先要明確心理咨詢范圍,我認為,一些犯罪動機不明、犯罪動因有違常理、行為人有明顯心理偏差的;行為反差較大,與平常表現不一致的;存在對某些問題的心理困惑,無法處理好與學校、家庭、社會方面的關系而導致犯罪的;家庭教育存在嚴重缺陷的等等,十分有有必要進行心理咨詢輔導。"李鴻梅如是說。

 

"李庭長說得對,我們還可以定期到學校、社區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宣傳,結合我們庭所辦的案例,講課內容要通俗易懂,容易接受。"譚燕的建議獲得大家一致認同。

 

經過幾個晚上的奮斗,一份詼諧幽默內含心理學的法制宣傳稿順利出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行不行?""小偷過街,人人喊打,行不行?""價廉的美的東西,買不買?"一連串與生活息息相關,充滿趣味的問題在今年暑期的法制課上引起同學們的高度關注。

 

今年以來,轄區各中小學校的法制課上都能見到潤州少審法官們的身影,她們或坐在講堂之上侃侃而談,或和同學們圍坐一團歡聲笑語,或和個別同學一起促膝談心,交流場地也不局限于學校,韋崗抗日戰爭紀念碑、社區、老人院都可以看到她們的身影,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大膽創新的法制教育形式,傳授法律知識也教做人道理。

 

鏡頭三

 

"嗚…"時種走向中午1244時,隨著火車的一聲長鳴,轟隆隆的列車將載著16歲的劉生林(化名)回湖北恩施老家,列車站臺上少年庭的法官們向著遠去的劉生林揮手,希望他這一程平安回家。

 

劉生林有著不幸的身世,自小父親車禍去世,母親改嫁他鄉,從此跟著爺爺奶奶相依為命。14歲跟隨叔叔離開湖北農村來到鎮江打工,后因生活窘迫臨時起意實施盜竊被判拘役二個月。

 

早在劉生林出獄前,少年庭就根據他提供的親屬、朋友的電話、地址,想方設法聯系其家人,但均無果。之后又走訪派出所,幫其出具戶籍證明,以便將來不便之需。想到劉生林出獄之后將面臨著身無身文、無處可去的境況,庭長趙向陽決定親自去接,再帶著劉生林一起想辦法幫他尋找親人。

 

得知這一消息后,鎮江民生頻道"小梁幫你忙欄目"、江蘇律威律師事務所袁俊主任均表示愿意一起幫助小林尋找親人。

 

1110日這天,法官、記者、志愿者早早來到看守所門口,等著劉生林出獄。劉生林出來后,看到這么多人在關心自己,并為他準備了棉襖,激動不已。

 

之后,法官陪同劉生林一同尋找親友,不是吃了閉門羹,就是電話無人接聽。"小林,你這樣一個人在鎮江我們實在不放心,是不是先回老家安頓一下,看看外婆,把身份證辦了,這樣以后再來鎮江也方便找工作。"李鴻梅真誠的勸說。

 

"法官姐姐,你之前判我坐牢,我還有意見,今天你們來接我,還陪我找人,我現在覺得心里暖暖的,我聽你的,先回老家去。"

 

拿著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法官很快在窗口幫劉申林購買了鎮江至恩施的車票,記者也聯系了列車民警在車上照顧劉申林。

 

"這是我們捐的一點款,你自己在車上買點吃的,我們的電話也一并告訴你,到家后一定給我們報個平安,以后無論是生活上、工作上遇到問題都可以打電話過來。"法官助理譚燕殷切叮囑。

 

未成年人一時糊涂犯了錯,如果就此一蹶不振,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是每一位從事涉少審判的法官都不愿意看到的。大膽采用心理干預,高度關注少年犯的心理健康,通過交流解決他們的心理障礙,想方設法溫暖他們低沉的心靈,既在法理之內,也在情理之中。

 

"以前我們參予合議庭,法庭教育方面都是我說得多,現在我發現少年庭的法官個個都能針對孩子的情況說上三言兩語,還都能說到孩子心里去,心理咨詢師資格沒白拿。"具有豐富教育經驗的老校長杭培根對少年庭的心理咨詢工作贊賞有加。

 

截止今年10月,該院少年綜合審判庭共審結涉少民、刑事案件296起,心理輔導貫穿于案件審理中,這些涉及青少年的案件,無一上訴,無一上訪。

 

"法官的形象嚴肅莊重,會給遇到挫折的孩子增加心理負擔,心理輔導員的身份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如何將這兩種身份融會貫通,發揮最大的'功效',是我們當下努力嘗試的。"少年庭庭長趙向陽感覺肩上的擔子很重。

 

據了解,該庭的疏導對象不僅僅局限于存在心理問題的未成年被告、可能存在心理障礙或者具有特殊人格傾向的未成年當事人,也包括有嚴重對抗情緒和教育孩子方式不當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等。僅今年第三季度,便對4起刑事案件、5起民事案件實施了心理干預,并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