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法院解碼新時代“楓橋經驗”

連云港是新亞歐大陸橋東端起點,連云港港口集團公司、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物流基地等重點企業和平臺在此云集。近年來,連云港法院結合地域特點,緊跟時代步伐,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護航區域企業發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多元解紛,助力重點企業發展步履鏗鏘

“在法官調解下,我們的糾紛一次性處理完畢。法官還告知交易存在的法律風險,貼心服務讓我們更加安心!”上海某進出口貿易公司負責人對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云港片區法庭由衷贊許。該案系上海某進出口貿易公司與被告王某買賣合同糾紛案,本案中,商事主體所在地、交貨地、目的地均是共建“一帶一路”伙伴,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法庭法官全流程推進糾紛調解、法律指導、效果跟蹤,平等保護雙方當事人利益,多次通過互聯網法庭組織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緊扣共建“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規劃及臨港企業司法需求,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與省貿促會、市貿促會開展涉外商事法律服務戰略合作,高效化解涉外商事及知識產權糾紛。開展服務保障“一帶一路”“法庭協作聯盟”合作,聚焦原料采購、綠色生產、陸海聯運、出口商貿、產權保護等整個生產經營流程,構建“商事+海事+環保+基建”領域權益一體化協同司法保障體系,為商事主體提供全流程、立體化、一站式司法服務,在霍爾果斯等地選聘8名調解員,推動相關商事糾紛聯動化解。

今年,連云區法院《打好“專業+聯盟”組合拳 推動“全鏈條+一站式”司法服務》榮獲全省法院多元解紛與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優秀改革創新成果三等獎,讓新時代“海上楓橋經驗”在“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延伸司法觸角,厚植企業發展沃土

連云港海洋漁業資源豐富,其中贛榆區以豐富的海洋資源躋身全國漁業百強縣,海鮮電商直播成為其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但法治意識不強、法治化經營理念缺乏,成為電商產業發展的隱患。

“要堅持司法前置,不斷優化司法服務電商發展的新舉措,完善多元解紛平臺,源頭預防和化解涉電商糾紛,為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近日,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紅建在贛榆區海頭鎮走訪調研電商企業時說。

在原有“漁家法庭”“電商巡回審判”“假日集中開庭”等做法基礎上,贛榆區人民法院邀請人民調解員、人大代表、鄉賢、網格員等參與涉訴糾紛化解,建立第三方專家“把脈”制度,引入電商協會、直播網紅、船老大等“第三方專家”,建立電商糾紛聯合調處中心。

同時,以“電商法庭”建設為抓手,以“法庭e站”為延伸,在法庭轄區各鎮依托人民調解委員會設立鎮級“法庭e站”,在電商產業園、電商活躍村、京東冷鏈物流園等地設立村級“法庭e站”,線上開發“E·法庭”程序,在“法庭e站”設數據共享端,輪值法官通過“駐站+遠程程序”方式開展指導、糾紛化解、釋法答疑等工作,構建“司法+行政+X”電商保護聯盟,不斷完善服務電商工作機制,以法治化途徑助力電商產業蓬勃發展。

東海是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有著“世界水晶之都”美譽,如今鮮切花產業蓬勃發展。近年來,為護航轄區內特色企業健康發展,東海縣人民法院致力于打造一流法庭群,針對塑料大棚質量糾紛增多現象,青湖法庭創建“庭府共建”和“庭所共建”平臺,搭建“人民調解+綜合治理平臺”,邀請行業人員參與調處,妥善審理一批塑料大棚質量問題糾紛。

針對水晶產業中的矛盾糾紛,房山法庭建立“水晶審務工作站”、非公企業訴調對接工作站、“晶橋”訴調對接工作室以及高新區和經開區審務工作站,搭建1個糾紛調處延展臺,設置4個法治宣傳工作站,積極運用“1+4”工作法,調解前移、充分發揮訴前調解作用,采用“一聽、二看、三調、四判”,成功化解多起相關買賣合同糾紛案。

類型化解紛,為企業“松綁減負”

近日,連云區法院利用新近建立的企業司法授信系統,對一家企業信用評價結果予以貨幣化,對資產足以償付案涉債務的企業財產予以豁免。該系統將企業信用與企業估值理念相融合,對企業信用評價結果予以貨幣化,最大限度減少訴訟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

去年以來,連云區法院利用該系統妥善審結涉企案件2536件,對28家企業采取以信用擔保代替財產保全措施。該“企業司法授信系統”項目在2023連云港數據開發應用創新大賽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在連云港法院,相關類型化解紛的舉措還有很多。海州區法院創新“示范訴訟+類案調解”模式,在某案件辦理中精心選取5件具有共同事實和法律爭點的案件先行審理,近200名當事人與被告達成和解。灌南縣法院打造涉企類型化糾紛訴調對接示范點,有效化解涉企矛盾糾紛。

“我們將繼續堅持守正和創新并重,充分運用司法智慧,認真落實‘抓前端、治未病’要求,努力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連云港法院發揚壯大。”李紅建說。

(張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