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跟班實訓,我學到了‘背靠背’‘面對面’‘手拉手’等實用、管用的調解妙招,以后調解糾紛,更有底氣和信心了!”社區網格員小宋深有感觸。

今年以來,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專門組織江寧區祿口街道的38名基層工作者分批到法院進行每期兩周的跟班實訓。他們中有支部副書記、社區副主任、村委會委員,還有民兵連長、網格員等,肩負著基層一線人民調解的重任。

目前,跟班實訓已開展8批33人次,參訓人員共參與案件送達101件,觀摩調解、開庭550人次,自主調解案件68件、起草調解協議40件?!度嗣穹ㄔ簣蟆奉^版以《讓更多社區工作者活躍在解紛一線——南京江寧經開區法院創新開展基層調解員跟班實訓小記》為題進行深入報道,最高法院微信公眾號也予以轉發。

今天,小編從他們的實訓小結中,提煉了五個調解“小妙招”,與大家分享。

1.安撫情緒,明確調解意愿

“爭口氣”往往是矛盾糾紛產生的原因之一,若不顧情緒對立直接開展調解工作,雙方未必積極配合。因此,兩個“鋪墊”尤為重要:一是安撫情緒,二是明確意愿。

張宇是江寧區祿口街道的網格員,在這次跟班學習中成功調解了一起借貸糾紛。

“我都同意調解了,你還起訴我!既然你起訴我,這個錢今天我還就不還了!”被告閆先生情緒激動,原告也激烈反駁。雙方還沒進調解室,就差點打起來。

面對爭吵正酣的兩個人,法院的“師傅”王元成進行現場教學:“雙方吵得這么厲害,你連話都插不上,根本沒法調解,必須先安撫好當事人情緒,讓雙方停止吵架之后再開展調解。”聽了“師傅”的指導后,張宇給每個人泡了一杯茶,讓雙方先冷靜下來,并且跟雙方當事人講好,一方說話時另一方只能喝茶,不得插話。效果立竿見影,面對安靜下來的雙方,張宇很快就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并通過耐心細致地勸說,最后促成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約好了還款日期。

看著原被告簽署調解協議后握手言和的場景,張宇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王老師的指導讓我明白了穩住當事人情緒和明確調解意愿的重要性,這不僅能防止糾紛的激化,更是成功調解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2.透過表象,抓住主要矛盾

基層社區矛盾糾紛錯綜復雜,真相往往夾雜在冗長的哭鬧爭吵中,更加需要我們耐心細心地抽絲剝繭,厘清事情脈絡,不糾結于表面的爭執,找準矛盾焦點,從解決實質問題出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祿口街道馬鋪村黨總支副書記張麗對一起房屋租賃糾紛的調解記憶猶新。原告租了被告(二房東)的房子,租約到期后決定不再續租,要求被告返還押金。當時法官“師傅”王婷問:“這個糾紛你覺得應該怎么處理比較好?”張麗看后自信滿滿地說:“房子不租了,被告肯定要把押金還給原告啊。”王法官笑了笑說:“不能這么簡單地看問題,房子不租了押金要返還,這個處理辦法沒有錯。但也要了解清楚,為什么這么簡單的道理被告卻拒不返還押金呢?”經向被告了解,原來原告方也有不當之處,原告說是不租房子了但卻一直沒把房屋鑰匙還給被告,影響了被告重新出租房屋,因此被告才拒絕返還押金。矛盾焦點并不是表面的那樣,找準“癥結”的張麗處理糾紛的思路也隨之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調整。

祿口街道山塘社區的網格員陶洋對此亦深有體會。在一起損害賠償糾紛的調解過程中,他還在糾結誰是過錯方,誰應該承擔賠償責任時,“師傅”王元成已經開始了調解,他指出房屋漏水已經導致原告不能繼續居住,引導大家先解決堵塞問題。之后,被告一周內解決了下水堵塞的問題,經過調解賠償數額也迎刃而解,原告撤回起訴,雙方圓滿解決了這場矛盾糾紛。

3.保持中立,找到利益平衡點

家庭糾紛、鄰里矛盾、商事糾紛……每一起案件背后都隱藏著復雜的情感和利益糾葛,調解的過程,不能簡單地勸說,而是要充分考慮雙方的想法和需求,找到利益平衡點,這樣雙方達成的協議才更可行且持久。

對此,祿口街道新生社區的朱元旗特地提到了跟班學習過程中調解的一起探視權糾紛。原告(母親)覺得,自己全職陪伴孩子多年,對孩子感情很深,希望未來能夠隨時探望孩子而不只是固定在周末;被告(父親)則認為,自己為孩子安排了補課、興趣班等培養計劃,原告的隨時探望會打亂孩子生活。

面對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爭吵,法官“師傅”嚴杰敏銳地抓住“為了孩子好”這個利益平衡點,展開調解工作。他對母親說,想念孩子是一種本能,但考慮到原告全職多年至今還沒有工作,希望她先找到工作讓生活重新運轉起來,兼顧孩子的生活學習時間,建議還是暫時保持一周一次。

同時,與被告溝通,孩子的童年光有父愛是不夠的,相對完整的母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可以在征求孩子主觀意愿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探視時間。

最終,原被告達成了一份兼顧雙方的協議:除了周末,母親平時也可以探望1-2次,具體要看孩子主觀意愿;寒暑假一半時間由母親陪伴,逢雙年的時候孩子跟隨母親過春節。

找準利益平衡點,才能找到最合適的調解方案,從而有利于矛盾雙方敞開天窗說亮話,相互體諒,妥善解決糾紛。

4.釋明法律,引導合理預期

當事人對裁判結果進行合理預期是有效開展調解的重要基礎,但由于對法律的理解存在偏差,有的當事人可能會對案件結果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這就需要進行有效的法律釋明,幫助當事人合理預判己方訴訟利益能否實現以及實現的程度、效率,并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訴求做出合理安排。

“通過跟班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法律是調解的最大底氣?!钡摽诮值狼卮迳鐓^的網格員周旭光說。在一起借款合同糾紛的調解中,本是好友的原被告因為利息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皫煾怠蓖踉杉皶r進行了法律釋明,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不受法律保護。雙方約定的年利率達40%,明顯過高,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重新約定。

通過釋明法律,原告對于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也不再堅持。王元成繼續進行調解:建議原告體諒被告的實際困境,重新約定還款期限;被告也應心懷感恩,積極籌措資金,加快還款進度。通過釋法說理,雙方很快簽了調解協議,談笑著走出法院。

5.善于溝通,逐步解開心結

善于運用調解的語言是成功調解的有效方法。調解的語言應簡明準確、通俗易懂,盡可能避免使用老百姓聽不懂或難以理解的表述。特別是對于專業法律術語、用語,要善于運用“大白話”解釋,用老百姓的身邊事進行類比。

在一起發生在同胞姐妹間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中,姐妹二人都已年近七旬,妹妹欠姐姐數十萬錢款多年未還,姐姐無奈訴至法院。庭審前,妹妹堅決要求在本案中提出分割公房動遷安置相關權益的反訴,依據是“報紙說被告可以提反訴”。在充分釋明反訴法律規定無果后,祿口街道永興社區副主任劉敏的法官“師傅”用南京話問妹妹:“阿姨,假如有個人摔跤骨折,去醫院看病,掛什么科?”妹妹說:“掛骨科”。他接著問:“就在醫生幫她看毛病時,她腸胃不舒服,是就在骨科看病,還是再掛消化內科?”妹妹馬上說:“消化內科!”法官繼續說:“反訴也是一樣的道理,必須是同一‘科’的糾紛才能提起反訴,不同‘科’的糾紛得另案起訴?!边@個生動的“類比”,一下子讓妹妹明白過來,再也不提反訴的事情了,并同意好好跟姐姐商量還錢的事。

“基層矛盾糾紛的調解,既是在法律框架下“調”處矛盾,也是在情理范圍內“解”開心結。心結因情而起,還需用情來解。在調解過程中,可以適時幫助當事人回憶過往溫馨時刻,喚醒他們內心對彼此的情感和理解。在情感的推動下,當事人會重新審視雙方關系,也會對自身問題進行反思,還會嘗試站在對方的立場及處境下考慮問題……直到心結慢慢解開,調解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這也成為了幾批跟班參訓人員的共識。

通過跟班實訓,參訓的社區工作人員熟悉了相關法律知識和訴訟程序,掌握了新的調解方法和技巧,調解能力水平有了明顯提升。據反饋,參加實訓人員返崗后,已在社區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糾紛共82件、申請司法確認20件;邀請法官、專家調解員指導糾紛調解15件;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置群體性糾紛3起,在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