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65萬余元貨款的魚飼料供貨糾紛,在贛榆法院墩尚融合法庭的巧妙操作下,通過線上平臺成功調解,展現了新時代法律服務的智慧與便捷。

老搭檔遇新挑戰:貨款糾紛牽動人心

張某與王某,這對在魚飼料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搭檔,因一筆巨額貨款糾紛陷入僵局。王某拖欠貨款,張某多次催討無果,只好拿起法律武器維權。然而,王某身在外地,如何快速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成為擺在張某面前的棘手問題。張某找到了設在家門口的融合法庭!

智慧且便捷:線上調解化干戈

面對這一異地糾紛,沙河法庭在墩尚融合法庭充分利用“江蘇微解紛”等線上平臺,讓調解變得智慧又便捷。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就輕松把調解現場“搬到”了線上。調解員孫宜霞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一方面安撫張某激動的情緒,一方面與駐庭法官張暖暖、轄區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緊密溝通,形成解紛合力。

通過線上平臺,雙方當事人雖相距甚遠,但能夠面對面溝通,消除誤會和隔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雙方當事人同意次日來到法院,心平氣和地把這筆“糊涂賬”算清楚,最終,雙方達成了分期付款協議。

融合法庭:職責盡顯服務民生

這起糾紛的調解過程,充分展示了融合法庭在解決異地糾紛方面的獨特優勢和創新做法。融合法庭不僅承擔著糾紛聯合化解、訴前調解等傳統職責,更實現了對轄區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和關口把控。

隨后,沙河法庭負責人秦濤召集羅陽信訪辦、司法所、墩尚鎮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及羅陽法律服務所的同事們,共同商討“融合法庭”在多元解紛中遇到的難題,并探討技術支持與人員對接的最佳方案。可以說,多部門協作、多平臺互通、多人員協同聯動,就像一張緊密的網,把矛盾糾紛牢牢網住,從源頭上預防、前端上化解、關口上把控。

為實現更廣泛、更深入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贛榆法院全面推行“1+15+2N”模式,構建訴源治理大格局。在15個鎮實現“融合法庭”全覆蓋,在村一級設“法庭e站”,全面對接黨委領導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體系建設三級平臺,為黨委領導下的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運作提供法治“鏈接”。通過融合府院聯動、多元解紛、庭所共建、院格融合等機制,形成一個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矛盾糾紛化解網絡。

贛榆法院融合法庭將進一步加強與基層解紛力量的合作與聯動,形成更加緊密的工作共同體,共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優質的法律服務。同時,融合法庭還將加大對普法宣傳的投入力度,通過庭審直播、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提升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