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小錢和兒媳小喬鬧離婚,公公婆婆將兒子兒媳一并訴至法院,要求歸還借款180余萬元。近日,如皋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錢究竟能否要回來?一起來看!

錢某和孫某系夫妻關系,二人之子小錢和女朋友小喬于2017年10月登記結婚,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期間,錢某夫婦向小錢銀行轉賬20筆合計17萬余元,用于小夫妻蜜月旅行、租賃房屋等,為小夫妻轉賬支付新房的房款及維修基金、契稅等合計160余萬元,為小夫妻轉賬支付生育及月子看護費用合計3萬余元。為此,小錢先后向其父親錢某出具了共十份借條,合計金額180余萬元。

2022年10月,小喬因與小錢感情不和訴至法院,要求與小錢離婚。在該離婚案件審理過程中,錢某夫婦訴至法院,要求小喬償還上述十份借條所對應的全部借款。小喬到庭辯稱,案涉款項交付發生在其與小錢結婚、買房、裝修、懷孕、生育的整個過程中,是正常家庭中父母對小夫妻的贈與,并非借貸,不同意返還。

法院經審理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對于本案,首先,案涉借條均由小錢個人出具,小錢對借款的認可并不能直接推定為其與小喬夫妻的共同意思表示;其次,雙方之間的關系特殊,如確為共同借款,錢某夫婦或小錢完全有條件要求小喬在借條中簽字或通過其他方式確認,但案涉借條中既無小喬的簽字或追認,也未有其他證據證明錢某夫婦與小喬之間達成了借款合意;再者,案涉款項均發生于小夫妻結婚、買房裝修、懷孕生產期間,且雙方為父母子女關系,錢某夫婦在小夫妻婚姻關系良好時未主張該款,在小喬起訴離婚后僅以小錢單方面出具的借條要求小喬承擔還款責任,于法無據。

綜合考量,錢某夫婦主張該180余萬元系小錢和小喬的共同借款,要求小喬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父母為減輕子女經濟壓力,出資幫助小夫妻是社會常態,但當子女婚姻出現問題時,為了己方子女離婚時能在財產分割中占據優勢,有的父母會以此前的出資系出借為由,要求小夫妻共同還款。這類案件中,原告一方僅能提供己方子女出具的借條,如子女配偶提出異議,不宜簡單地據此認定借款事實。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債權人主張借款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既要證明借貸關系真實存在,還需證明夫妻二人對借款具有借款合意或借款已被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因此,父母在出資時應全面考慮、充分溝通,可以約定出資性質,引導子女自力更生,通過勤勞奮斗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