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游戲賬號買賣時有發生,但是游戲賬號賣出后又被找回,致使買家“賠了夫人又折兵”。近日,睢寧法院魏集法庭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法院判決賣方全額退款。

去年3月,小李與小王通過微信達成購買游戲賬號的協議,售價74300元。小李付款后,小王將游戲賬號交付小李。3天后,小李發現游戲賬號被第三人小張找回,賬號密碼、綁定手機等信息全被修改,自己無法使用。小李找到小王,要求返還賬號或是退款。但小王稱,賬號是自己從小張處購買,現在賬號被小張找回,應該找小張退款,自己不承擔返還款項的義務。由此,雙方因轉讓款返還發生糾紛,小李遂向睢寧法院魏集法庭提起訴訟。

法院認為,小李與小王之間達成的買賣涉案游戲賬號的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當按照協議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小李依約支付轉讓款,小王應向小李交付無任何瑕疵的游戲賬號的使用權,并保障小李占有、使用案涉游戲賬號的權利不受侵犯。小王主張小李應當向第三人小張主張權利。本案交易雙方系小李、小王,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小李有權向小王主張權利。對小王的該項抗辯意見,不予采信。且小王認可第三人拒絕返還案涉游戲賬號,導致小李不能實現占有、使用案涉游戲賬號的合同目的,案涉買賣合同應予解除。

最終,法院判決小王返還小李74300 元并支付資金占有使用費。

法官說法:游戲賬號作為一種網絡虛擬財產在現實中買賣行為時常發生,然而有些賣家在售賣賬號后又通過其他方式找回賬號密碼,這不僅侵犯了買家的民事權益,甚至可能觸犯刑法。法官再次提醒大家,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廣大群眾在買賣交易過程中要遵守誠信原則,也要遵守平臺規則,避免非法交易和個人隱私的泄露,同時,在買賣種要注意簽訂完備正式的協議,及時更改游戲綁定信息。